荧光溶氧传感器实现精准测量主要依赖于其特别的工作原理和一系列设计特性。以下是实现精准测量的关键因素:
一、工作原理
荧光溶氧传感器基于荧光猝灭原理进行工作。当特定波长的光(如蓝光)照射到传感器内部的荧光物质上时,荧光物质会被激发并发出红光。由于氧分子可以带走能量(猝熄效应),因此激发的红光的时间和强度与氧分子的浓度成反比。传感器通过测量激发红光与参比光的相位差,并与内部标定值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出氧分子的浓度。
二、设计特性
1.高品质荧光物质:传感器采用高品质的荧光物质,如含有氧敏感标记分子的荧光涂层,这些荧光物质对氧分子敏感且稳定,能够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精确的光学系统:传感器配备精确的光学系统,包括LED光源、光电二极管等组件,用于发射和接收荧光信号。这些组件的高精度和稳定性有助于确保测量的可靠性。
3.温度补偿功能:传感器内置温度变送器,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传感器能够自动调整测量参数,以减小测量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
4.智能通讯接口:传感器配备RS485通讯接口,并采用ModBus-RTU通讯协议,可以方便地联入计算机进行监测和通讯。这有助于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传感器数据,提高测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校准方法
为了确保荧光溶氧传感器的精准测量,定期进行校准是不可少的。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满点校准、单点校准和多点校准。
1.零点校准:将传感器放入无氧环境中,如经过煮沸并冷却密封的去离子水或使用化学除氧剂去除水中溶解氧后的溶液。待传感器读数稳定后,将其输出值设置为零。
2.满点校准:把传感器置于饱和空气水中进行校准。通常是在一定温度和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水充分曝气以使水中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将传感器浸入饱和空气水中,待读数稳定后,将传感器的输出值调整为该温度下饱和空气水的溶解氧浓度值。
3.单点校准:选择一个已知溶解氧浓度的标准溶液(该溶液的浓度最好接近传感器实际使用时的常见测量值),将传感器放入标准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将传感器的输出值调整为标准溶液的溶解氧浓度值。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校准精度可能不如两点校准法。
4.多点校准:选取多个不同溶解氧浓度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覆盖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将传感器依次放入各个标准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传感器的输出值。然后通过软件或手动计算建立校准曲线,以提高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精度。
荧光溶氧传感器通过其特别的工作原理、高品质的设计特性以及精确的校准方法实现了精准测量。这些特性使得荧光溶氧传感器在环境保护、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